激光核心(激光雷達核心技術)
當前,中國處於(yu) 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產(chan) 替代處於(yu) 重要戰略期,值得重點關(guan) 注。
大族激光科技產(chan) 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cong) 事激光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chan) 與(yu) 銷售。公司的主要產(chan) 品為(wei) 激光信息標記設備、激光焊接設備和激光切割設備、PCB設備、光伏設備、LED封裝設備等。公司成為(wei) 行業(ye) 內(nei) 唯一入選國家工信部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名單的企業(ye) 。
“激光+X”戰略空間可期。全年來看,公司PCB業(ye) 務綜合行業(ye) 景氣周期與(yu) 進口替代邏輯,將成為(wei) 今年利潤增長最多的板塊。消費電子業(ye) 務方麵,今年下遊大客新機型項目少於(yu) 去年,但新導入A業(ye) 務的下遊廠商擴產(chan) 下單積極,且海外建廠仍有增量。此外,公司今年大功率/鋰電設備業(ye) 務有望恢複盈利狀態,miniLED/.光伏/半導體(ti) 低基數下有望實現較快增長。長線來看,公司將繼續堅持“激光+X”戰略,拓展新的應用行業(ye) 和場景,創新科技工業(ye) ,為(wei)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賦能,成為(wei) 中國基礎工業(ye) 裝備及自動化的主要供應商。同時,公司將持續推進垂直一體(ti) 化,進一步提升核心部件自給率,加快國際化步伐,向歐美市場發起衝(chong) 擊。
2020年公司經營情況總結(一)消費電子行業(ye) 需求複蘇,新應用場景湧現2020年公司小功率激光打標、精密焊接、精密切割等業(ye) 務實現營業(ye) 收入57.12億(yi) 元,同比增長61.78%。隨著5G手機及新款智能穿戴產(chan) 品的陸續推出,消費電子行業(ye) 客戶資本開支明顯增加,行業(ye) 複蘇趨勢明顯。激光加工及其自動化在消費電子行業(ye) 應用程度不斷深入,公司脆性材料加工、特殊材料焊接等專(zhuan) 用領域業(ye) 務實現快速增長。此外,公司在原有業(ye) 務基礎上,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場景,逐步推出有技術優(you) 勢的新場景應用設備,在5G產(chan) 業(ye) 、晶圓識別、IC芯片、手機鋁件、偏光片等新業(ye) 務領域均取得顯著增長。
自主創新方麵,公司新推出了納秒紫外激光器、納秒綠光激光器、MOPA脈衝(chong) 光纖激光器等自主研發的核心激光器,並全麵使用自製合束器、自製光纖,持續推進基礎元器件的垂直整合。
(二)大功率激光智能裝備業(ye) 務穩步發展,核心部件自主化率快速提升2020年,公司大功率激光智能裝備業(ye) 務實現營業(ye) 收入20.18億(yi) 元,同比下降0.96%,市場競爭(zheng) 日趨激烈。
公司堅守高端裝備陣地,把握“新基建”風口,緊抓智能製造升級的重大發展機遇,公司大功率激光智能裝備產(chan) 品全麵進入工程機械、農(nong) 業(ye) 機械、建築機械、專(zhuan) 用車、電力製造等重點行業(ye) ,繼續鞏固行業(ye) 領導地位。
產(chan) 品方麵,公司萬(wan) 瓦級激光加工設備產(chan) 銷量全球領先;
FMS激光切割柔性生產(chan) 線,憑借高度智能化優(you) 勢,成為(wei) 規模以上企業(ye) 首選;
全球首條激光切管柔性生產(chan) 線順利通過大慶油田的驗收;
白車身焊裝生產(chan) 線成功交付給長城汽車、山東(dong) 豪馳智能等汽車製造商;
大幅麵坡口激光切割機,熱成型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實現批量銷售。
麵對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zheng) 格局,公司大功率激光智能裝備加大研發投入,核心部件產(chan) 品自主化率快速提升。
公司HAN'S係列15KW光纖激光器推向市場,自主品牌光纖激光器、數控係統、激光加工頭出貨量均實現快速增長。
(三)顯視麵板業(ye) 務市占率穩步提升,半導體(ti) 、光伏業(ye) 務快速增長2020年公司顯示麵板及半導體(ti) 相關(guan) 業(ye) 務實現營業(ye) 收入10.27億(yi) 元,較上年度增長6.67%。
其中,LED行業(ye) 激光加工設備實現營業(ye) 收入2.22億(yi) 元,同比增長53.48%,保持市場領導地位,Mini-Led切割、裂片、剝離、修複等設備實現批量銷售;
顯示麵板業(ye) 務實現營業(ye) 收入6.30億(yi) 元,同比下降10.82%,市占率穩步提升,逐步替代國外同類產(chan) 品;
半導體(ti) 行業(ye) 激光加工設備實現營業(ye) 收入5,618.25萬(wan) 元,同比增長15.00%,進入封測行業(ye) 領先企業(ye) 供應商序列,半導體(ti) 激光開槽、半導體(ti) 激光解鍵合、化合物半導體(ti) 激光切割等產(chan) 品實現批量銷售;
光伏行業(ye) 激光加工設備實現營業(ye) 收入1.19億(yi) 元,同比增長88.59%,劃裂機、開膜摻雜機等設備形成批量銷售,取得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行業(ye) 大客戶訂單。
報告期內(nei) ,公司生產(chan) 研發的首台國產(chan) 量產(chan) 型LLO(激光剝離)設備進駐客戶生產(chan) 基地,在麵板行業(ye) 高端裝備生產(chan) 能力上有了新的突破。
同期,麵板側(ce) 麵刻蝕拚接設備也完成開發工作,有望在新的一年實現批量生產(chan) 。
(四)PCB業(ye) 務保持市場領導地位,高精加工設備成新增長動力2020年,由於(yu) 全球智能終端產(chan) 品需求大幅攀升,帶動封裝基板、高多層板、HDI板等PCB細分產(chan) 品快速增長。
受益於(yu) PCB需求增加及國內(nei) PCB產(chan) 業(ye) 的份額持續擴大,公司PCB業(ye) 務實現營業(ye) 收入21.84億(yi) 元,同比增長70.83%。
從(cong) 出貨產(chan) 品結構看,2020年公司機械鑽孔機出貨量持續攀升,繼續領跑行業(ye) ;
同時推出的超高效率激光直接成像產(chan) 品(LDI)、新一代CO2激光鑽孔機、高密度通用測試機及高精微針測試機等推動PCB產(chan) 業(ye) 流程優(you) 化及滿足國內(nei) 高精技術需求的設備銷量明顯增加,並不斷替代進口設備。
公司與(yu) 國內(nei) PCB領軍(jun) 企業(ye) 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深入,積極參與(yu) 客戶端新技術的研發,再度獲得深南電路設備類唯一“金牌供應商”及方正電路的“最佳設備供應商”。
未來,隨著5G智能手機、平板等終端產(chan) 品的滲透率進一步增加,對任意層HDI、SLP類載板、精細FPC及軟硬結合板(Rigid-flex)等更細線路、更小孔徑、更高裝配密度的PCB用量將持續提升。
公司將加大資金和高端技術人才投入,圍繞國內(nei) 外PCB龍頭企業(ye) 的高精度加工需求,打造更具競爭(zheng) 力的設備解決(jue) 方案。
(五)新能源業(ye) 務持續推進大客戶戰略,訂單額創新高2020年,公司新能源業(ye) 務實現營業(ye) 收入2.71億(yi) 元。公司堅持大客戶戰略,與(yu) 寧德時代等行業(ye) 主流客戶保持良好合作關(guan) 係。目前,公司在電芯設備、模組及PACK段市場占有率及技術水平均位於(yu) 行業(ye) 前列,並能夠提供電芯和模組生產(chan) 的整線智能裝備交付。報告期內(nei) ,公司取得寧德時代設備訂單超過12億(yi) 元,訂單額創曆史新高,訂單的交付期主要集中在2021年度。未來,公司將持續推進大客戶戰略,以行業(ye) 前二十客戶為(wei) 主要服務重點,在不斷完善現有產(chan) 品性能的基礎上,逐步拓寬產(chan) 品品類,抓住新能源市場發展的重大機遇。PCB下遊擴產(chan) 高景氣,新能源業(ye) 務迎大單: PCB行業(ye) 專(zhuan) 用設備業(ye) 務訂單及發貨較上年大幅增長,根據客戶的擴產(chan) 情況來看,公司PCB業(ye) 務有望延續良好的增長勢頭。公司擬分拆PCB業(ye) 務單獨上市,子公司大族數控IPO申請已獲深交所受理,增強優(you) 勢業(ye) 務競爭(zheng) 力。 新能源業(ye) 務訂單額創新高,2021年起公司合計中標寧德時代鋰電池生產(chan) 設備10.03億(yi) 訂單,已簽署合同金額為(wei) 9.22億(yi) 元。此前2020年底公司披露,2020年9月18日至12月29日合計中標寧德時代訂單11.94億(yi) 元,已簽署合同金額為(wei) 9.50億(yi) 元。2020年公司與(yu) 寧德時代銷售收入為(wei) 1.56億(yi) 元,推算公司累計在手訂單超20億(yi) 。
大功率滲透提升,全球智能製造中心擴產(chan) 在即: 大功率設備成本下降,市場滲透加速。
公司大功率光纖激光器的自產(chan) 率及出貨量逐步提升,自製超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已達到20kw。
全球智能製造基地預計2021年6月全麵投入使用,主要包括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係統及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產(chan) 業(ye) 化項目、脆性材料加工及麵板顯視裝備產(chan) 業(ye) 化項目等。
本文鏈接:https://www.kjddy.com/Read/1449.html 轉載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