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琨:中國激光研究第一人
周炳琨,中國激光第一人,從(cong) 1960年留學列寧格勒電工學院,到1983年赴美國矽穀的斯坦福大學做訪問學者,隻有一個(ge) 信念:我的事業(ye) 在中國。
激光技術研究成果
1984年周炳琨院士在國際上首先研製出"LD泵浦固體(ti) 激光器",實現了當時世界上效率最高(6.5%),線寬最窄,頻率最穩定的固體(ti) 激光器。他發明了"單片微型YAG環形激光器"。90年又研製出"LD泵浦NYAB自倍頻激光器"。以上工作開創了固體(ti) 激光新領域。
在國內(nei) 周炳琨院士首先開展了"晶體(ti) 纖維生長與(yu) 晶體(ti) 光纖器件研究",七項成果經鑒定為(wei) 國際首創或先進。開辟了光電子技術新方向和晶體(ti) 材料生長新方法。"窄線寬可調諧半導體(ti) 激光器及相關(guan) 技術"通過七項成果鑒定,線寬、頻穩度和調諧範圍達國際先進水平。為(wei) 發展相幹光通信作出了貢獻。在"光纖高溫傳(chuan) 感器"、光纖環形腔的細度及環形激光器研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指導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發明四等獎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由他參加主編的《激光原理》獲國家優(you) 秀教材獎。
周炳琨,中國激光研究第一人。1960年留學蘇聯時,即涉足激光研究領域。
周炳琨1936年3月2日出生在四川成都一個(ge) 知識分子家庭,父親(qin) 是一位律師。他在家鄉(xiang) 一直念完初中。 1953年,周炳琨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係真空器件專(zhuan) 業(ye) 。他的優(you) 異成績和肯於(yu) 吃苦、樂(le) 於(yu) 鑽研的學習(xi) 精神,一開始就受到老師的青睞和同學的擁戴,被選為(wei) 班長。清華大學的學習(xi) 是他成長的關(guan) 鍵時期。他們(men) 一個(ge) 星期中隻有星期天下午去禮堂聽聽音樂(le) 會(hui) 、出外郊遊。其餘(yu) 時間完全用在學習(xi) 上,他們(men) 關(guan) 心的焦點是去圖書(shu) 館"搶占"座位,然後就一頭紮進書(shu) 山題海裏去。同時,他們(men) 又很注意身體(ti) 鍛煉。緊張的學習(xi) 到下午4點半,就放下書(shu) 本,走上運動場。他們(men) 當時長跑規定了指標,每星期必跑二萬(wan) 米。他當時是學校摩托車隊隊員,以後又當過教練。1954年、1955年國慶節,清華大學的摩托車隊列隊遊行,通過天安門,接受了毛主席和中央首長檢閱。
1956年,剛念完三年級的周炳琨就提前畢業(ye) ,當上了助教,得到了有計劃的培養(yang) 。清華大學送周炳琨到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跟蘇聯專(zhuan) 家列別捷夫教授進修微波電子學,擔任翻譯和助手。劉剛是位優(you) 秀的青年教師(後長期擔任成都電子技術大學校長,並於(yu) 1980年當選為(wei)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在劉剛的幫助下,周炳琨從(cong) 列別捷夫那裏學到很多真本領。1958年,周炳琨回校後,以一個(ge) 22歲的小助教就開始講授"微波技術"的大課,並負責實驗室的建設。
1960年,清華無線電係係主任李傳(chuan) 信推薦周炳琨去蘇聯進修。
周炳琨,中國激光研究第一人
1960年1月,周炳琨來到蘇聯列寧格勒電工學院,專(zhuan) 研微波技術。半年之後,美國加利福尼亞(ya) 州休斯飛機公司的科學家梅曼發明了世界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這標誌著"激光技術"形成。它與(yu) 原子能、半導體(ti) 、電子計算機一起,被譽為(wei) 當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
本文鏈接:https://www.kjddy.com/Read/178.html 轉載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