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流行的網絡電視風雲再起
“這是一個(ge) 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ge) 最壞的時代”,狄更斯的《雙城記》開篇依準確的描述了我們(men) 所處的互聯網時代。它帶給我了我們(men) 無數的便捷,同時也讓一些傳(chuan) 統行業(ye) 麵臨(lin) 消退,百貨被電商上取代、書(shu) 店被電子書(shu) 取代、就連紙張也被ipads所取代。而現在又有不少的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傳(chuan) 統的有線電視也即將被互聯網電視所取代。在這樣的趨勢下,國際IT巨頭穀歌、亞(ya) 馬遜、蘋果、英特爾等巨頭紛紛進入“盒子”市場希望搶得先機,而在這股搶灘風也越掛越猛,小米、樂(le) 視、愛奇藝,甚至風行也正在不惜餘(yu) 力的開拓國內(nei) “盒子”市場。
據披露,在一份由全球著名的流媒體(ti) 服務商Netflix最近發布的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顯示,雖然2013年的第二季度,網絡電視的注冊(ce) 用戶數量達到2900萬(wan) 人,但這個(ge) 數字卻跟分析師之前的預測相差甚遠。雖然該Netflix CEO雷德表示,據現狀估計明年用戶數量還將達到6000至9000萬(wan) ,但由於(yu) 之前用戶增長數量遠未達到預期,再加上其第二季度業(ye) 績預期疲軟,所以並沒有多少人看好這個(ge) 預測。
與(yu) 此同時,Netflix的競爭(zheng) 對手Hulu Plus和Amazon Prime雖然用戶數量遠遠落後於(yu) 它,但用戶數量依舊快速突破百萬(wan) 大關(guan) ;而AEREO(在線電視服務商,以讓用戶電腦實時錄製廣播電視、電話或多媒體(ti) 視頻出名)也在這時加入了戰局。這一切又似乎證明互聯網電視的時代,已經正式開始了。
當我們(men) 越來越普遍的利用網絡觀看喜歡的節目或電影時,說明互聯網電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和普及。但這卻無法改變付費電視模式依舊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現狀,而互聯網電視還沒辦法完全替代它的原因,就是內(nei) 容!
盡管Netflix可以給用戶提供廣泛的內(nei) 容選擇,甚至還逐漸推出更多的原創節目,但是該公司最近也失去很多電視節目和電影。據專(zhuan) 門跟蹤Netflix流媒體(ti) 目錄的網站InstantWatcher稱,因為(wei) 與(yu) Starz電視台的合約到期,Netflix已經跟2000部不同的影視節目說再見了。所以當現在用戶坐下來準備觀看影視作品時,他們(men) 很可能會(hui) 發現最喜愛的那個(ge) 節目不見了。
麵對這樣的現狀,雖然Netflix新增了許多服務試圖彌補這方麵造成的損失,但事實上他們(men) 的處境並不樂(le) 觀。除非他們(men) 能夠繼續跟更多的優(you) 秀娛樂(le) 電視節目巨頭合作,否則用戶數量將會(hui) 停滯不前甚至下降。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了其他的網絡電視公司,比如aeroe等等。
而當Netflix在互聯網電視業(ye) 掀起陣陣巨浪又麵臨(lin) 各種困難之時,穀歌作為(wei) IT界的巨頭正試圖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這一問題——讓有線電視的內(nei) 容優(you) 勢蕩然無存。據知情人士透露,穀歌公司已就互聯網電視內(nei) 容授權事宜與(yu) 多家大型、主流的媒體(ti) 公司進行了接觸。如果穀歌這一計劃得以繼續順利的推進,那麽(me) 互聯網電視將可以播出傳(chuan) 統的電視節目,屆時通過寬帶連接提供有線電視頻道組合服務將會(hui) 出現在我們(men) 麵前。
令人興(xing) 奮的是,有這樣想法的並非穀歌一家,芯片業(ye) 巨頭英特爾公司和索尼公司都在開發類似的服務。不僅(jin) 如此,蘋果也緊隨其後加緊開發互聯網電視。然而從(cong) 穀歌到英特爾再到蘋果甚至aeroe,這些互聯網電視供應商在嚐到甜頭的同時都想著推翻傳(chuan) 統電視節目運營模式。可這一切並不簡單,傳(chuan) 統的付費電視麵對互聯網電視的“入侵”將會(hui) 發起猛烈的反擊。例如付費電視運營商時代華納有線,它就開始試圖讓媒體(ti) 公司保持內(nei) 容獨立、獨家,從(cong) 而謝絕與(yu) 互聯網電視提供商簽約,以保證傳(chuan) 統電視平台節目的獨家播發權。
這樣的“衝(chong) 突”不單單是國外廠商才會(hui) 遇見,國內(nei) 的互聯網電視廠商同樣存在這些“短板”,內(nei) 容的版權問題一直是困擾著互聯網電視廠商的最大問題。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國內(nei) 大多數互聯網電視廠商,也隻能選擇與(yu) 視頻網站進行合作,或者直接私自整合各大視頻網站的資源低調避開版權問題。但這樣的解決(jue) 方案依舊存在著太多的問題,比如內(nei) 容同質化。
不過這些還不算國內(nei) 互聯網電視廠商遇到的最大問題,和國際局勢不同,國內(nei) 早在2011年,原國家廣電總局就頒布了《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並明確表示互聯網電視內(nei) 容服務平台隻能接入到總局批準設立的互聯網電視集成平台上。而在筆者看來,更為(wei) 嚴(yan) 苛的是其還限定一台機頂盒對應一個(ge) 由原廣電總局批出的編號。
麵對互聯網電視的蓬勃發展,有關(guan) 部門的限製管理有一定程度上束縛著其行業(ye) 規模的進一步發展。比如由於(yu) 機頂盒上播放的內(nei) 容需要全部提交進行審核,這讓不少中小互聯網電視廠商感到壓力倍增,也限製了其他品牌盒子的快速發展。
內(nei) 容審核的規定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讓小米盒子、樂(le) 視盒子,甚至TCL愛奇藝電視上都發現了幾乎相同的內(nei) 容。但令人欣慰的是即便困難重重,國內(nei) 窺視這塊蛋糕的廠商並沒減少,市場反而更加活躍,包括PPTV、華為(wei) 、優(you) 酷等後來者也都開始了“動作”。它們(men) 其中有的具有牌照優(you) 勢、有的具有內(nei) 容優(you) 勢,而類似華為(wei) 這樣兩(liang) 者皆無的廠商則拚的是技術優(you) 勢。
不管國際還是國內(nei) 的互聯網電視在此刻吵得有多熱鬧,而大多數用戶的眼睛還是停留在傳(chuan) 統的付費電視之上。但從(cong) 互聯網電視發展的勢頭來看,其未來肯定將會(hui) 是越來越清晰,網絡電視的“侵入”也逐漸被人喜愛和接受。或者,此刻的百花齊放,隻是為(wei) 未來更加激烈爭(zheng) 鬥拉開了序幕。將來的不就,我們(men) 在考慮家中第二台電視是否應該加裝廣電機頂盒還是互聯網電視盒子時,就會(hui) 有更多選擇!
本文鏈接:https://www.kjddy.com/Read/350.html 轉載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