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建設 有“中心”更要有“數據”
近年來,我國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強勁,速度迅猛,信息產(chan) 業(ye) 正逐漸從(cong) 利潤菲薄的代加工走向高端的係統集成,信息技術應用向各領域的滲透更是無孔不入,加速推進。我國各級政府和企業(ye) 先後在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方向掀起了一輪輪的投資熱潮。全國政協常委、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長田靜為(wei) 此指出,發展信息產(chan) 業(ye) 核心不在於(yu) 建設多少大規模的“數據中心”,更重要的是的“中心”有沒有數據,有沒有建立在數據之上的應用和服務以及由此而產(chan) 生出來的商業(ye) 模式。
“始於(yu) 2008年的新一輪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格局與(yu) 產(chan) 業(ye) 分工造成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但是危機也擠出了國際經濟增長中的金融泡沫,為(wei)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wei) 代表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了機會(hui) ,更為(wei) 我國在信息技術跨越發展和廣泛應用中躋身於(yu) 世界先進行列提供了難得的新機遇。”田靜說。
麵臨(lin) 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我國各級政府紛紛把信息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新的經濟增長點,掀起了大規模的投資熱潮。但讓田靜遺憾的是,其中的許多投資帶有比較大的盲目性,脫離了國家或者本地區的實際需求和發展階段。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關(guan) 於(yu) 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決(jue) 定》,將雲(yun) 計算列為(wei) 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的重點領域之一,並決(jue) 定以北京、上海、深圳、無錫、杭州五個(ge) 城市作為(wei) 試點開展示範,然而目前已有30多個(ge) 地方政府發布了雲(yun) 計算產(chan) 業(ye) 規劃,提出了土地、稅收、資金等方麵的優(you) 惠政策,而且多數已經有實質性投入。
“有人估算,在2011年的相關(guan) 投入中,硬件占資比例高達70%,而美國同期公共雲(yun) 市場規模為(wei) 235.8億(yi) 美元,硬件投入隻占12.5%。考慮到電子信息設備硬件的折舊一般隻有5年時間,5年中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這些投資基本上就成了一堆電子垃圾。”田靜表示。
在田靜看來,發展信息產(chan) 業(ye) 首先要準確把握信息技術發展的大趨勢,以應用和服務為(wei) 核心,以業(ye) 務模式的創新為(wei) 導向,部署與(yu) 支持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建設。
今年3月1日,工信部等五部委發布了《關(guan) 於(yu) 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指導意見》,給出了我國數據中心,特別是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與(yu) 布局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提出了“強化政策引導,加強應用引領,夯實網絡能力,落實安全保障,發揮示範作用”保障措施,在田靜看來,如果能夠得到落實,對於(yu) 規範和指導我國數據中心的建設具有很好的意義(yi) 。
“同時要紮實推進核心關(guan) 鍵技術研發,加快培養(yang) 信息技術人才。把信息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並進一步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田靜說。
本文鏈接:https://www.kjddy.com/Read/44.html 轉載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