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防偽的原理
二維碼本身不防偽(wei) ,但采用計數器原理後,就能達到防偽(wei) 的目的。每一個(ge) 二維碼上都設置了一個(ge) 計數器,隻要被消費者掃描一次,計數器就會(hui) 自動累加一次。消費者隻需認準非裸露的二維碼第一次是不是被自己掃描的就可以立辨真假。
實際上,防偽(wei) 二維碼標簽包含的就是一個(ge) 網頁地址,消費者一旦掃碼進入這個(ge) 網頁,就會(hui) 觸發這個(ge) 網頁的計數器自動累加計數,相當於(yu) 消費者每掃碼登陸這個(ge) 網頁一次,這個(ge) 網頁上的登陸計數器就自動加一次!消費者通過查閱係統自動記錄的有關(guan) 這個(ge) 網頁被登陸的時間和次數,從(cong) 而邏輯判斷出產(chan) 品的真假。
這種辨偽(wei) 的原理很簡單,不需要專(zhuan) 業(ye) 的知識,普通正常人都可以判斷產(chan) 品的真偽(wei) ,這就為(wei) 人人識別假貨創造了條件。當人人都可以輕鬆識別假貨,那麽(me) 假貨也就無法藏身,也無處立錐。
比如 :現實生活中,由於(yu) 假貨真假難辨,假貨可以明目張膽擺起賣,因為(wei) 沒有一個(ge) 簡單的判別方法,消費者買(mai) 到假貨也隻能吃啞巴虧(kui) ,因為(wei) 判定商品的真假,必須出具專(zhuan) 業(ye) 權威部門的鑒定證明,一般的消費者又沒有這個(ge) 時間和精力去做這個(ge) 事情,導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往往爭(zheng) 議層出不窮,相關(guan) 管理部門也頭疼不已。典型的 例子就是煙、酒、食品、發票、奶粉等等。
每一個(ge) 二維碼數據均由廠家專(zhuan) 門的二維碼生成員,按照一定的規則生成,每一個(ge) 二維碼數據都包 含了廠家的產(chan) 品詳細信息(品牌型號、標簽粘貼位置、時間、批次、流水號等),數據的生成、掃描、審核、提交都有嚴(yan) 格的權限控製,環環相扣,確保二維碼數據信息在每一個(ge) 環節都受到嚴(yan) 密的監控,並對每一個(ge) 環節的操作都有詳細的操作日誌(操作人,操作時間),確保信息的安全性,堵住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這是其他防偽(wei) 公司沒有做到的,普遍是防偽(wei) 公司自己生產(chan) 二維碼數據,印刷好後,直接發給廠家粘貼,廠家對防偽(wei) 公司究竟生成印刷了多少二維碼,一無所知,無法監控二維碼的流向,無法監控二維碼是否流入到造假者手裏,這就出現了一個(ge) 巨大的漏洞,廠家往往在這個(ge) 環節的失控,導致整個(ge) 防偽(wei) 措施失效,防不了偽(wei) 。
本文鏈接:https://www.kjddy.com/Read/557.html 轉載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