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激光器(光纖激光器iiclass)
激光,在藝術創作中,往往以毀天滅地的未來武器形象出現,然而很少人知道,激光在我們(men) 生活中隨處可見,而產(chan) 生激光的機器光纖激光器,更是在中國工業(ye) 縱深化中,起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
光纖,顧名思義(yi) 光導纖維,是利用全反射原理將光束縛在纖芯內(nei) ,並引導光波沿著光纖軸線方向傳(chuan) 輸的一種介質,而光纖激光器,就是以光纖作為(wei) 增益介質的激光器。
聽起來很抽象是不是,我們(men) 掰開了揉碎了講,閉上眼睛,把光粒子想象成一個(ge) 又一個(ge) 小人,再把這堆小人關(guan) 進玻璃小黑屋裏,於(yu) 是好鬥的小人們(men) 開始打架,名叫“秋香”的小人被打得鼻青臉腫,而物理原則“ 光受激吸收”發揮它強大的作用,打出一套“還我漂漂拳”,把所有小人都打成秋香的模樣。
也就是說,原本各長各的小人們(men) ,都變成頻率、相位、偏振態甚至傳(chuan) 播方向都一模一樣的“兄弟”了,光都長成一樣了是什麽(me) 意思呢?
簡單地說就是原來的光信號被放大了,成為(wei) 了能量集中、武力高強的“激光”,光纖激光器就是這樣一種製造激光的機器,別小看這種機器,它可是實打實的高科技產(chan) 品,在我國乃至全球的智能裝備製造環節中,都發揮在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到為(wei) N98口罩打印字樣,大到切割金屬、焊接車身機頭,為(wei) 十三億(yi) 人口提供便捷穩定的遠距離通訊,甚至是在現代戰爭(zheng) 中提供高精度大威力武器。可以說,光纖激光器技術,已經成為(wei) 關(guan) 乎國民經濟,國家安全戰略意義(yi) 的一項前沿技術。
就是這樣一種高科技產(chan) 品,高投入的研發成本和技術壟斷的局麵,決(jue) 定了它高昂的售價(jia) 。
2010年,國際光纖激光器巨頭IPG的一台20瓦光纖的激光器,售價(jia) 高於(yu) 15萬(wan) 元,像越南、印度之類沒有光纖激光器批量生產(chan) 能力的國家而言,想要趕上世界工業(ye) 智能化的潮流,就隻能忍痛向IPG、恩耐、相幹等國外企業(ye) 高價(jia) 訂購。
在上遊的投入大了,下遊的產(chan) 品價(jia) 格自然水漲船高,而發展中國家想要保持產(chan) 品在國際上的競爭(zheng) 力,隻能竭力控製人工成本,也就是對工人工資進行削減,而如IPG這樣的美國企業(ye) ,依靠著曆史上科技的積澱和雄厚資本對研發的推行,掌握了核心技術,並把控上遊產(chan) 業(ye) ,不僅(jin) 能夠輕輕鬆鬆地來錢,還能享受小國廉價(jia) 的工業(ye) 產(chan) 品,可謂是一舉(ju) 兩(liang) 得。
而小國隻能幹著最苦的活兒(er) ,賺著最少的錢,曾幾何時,中國也是如此。這種受製於(yu) 人的局麵,幾乎在國內(nei) 整個(ge) 工業(ye) 產(chan) 業(ye) 鏈中存在。
IPG公司成立於(yu) 1990年,總部位於(yu) 美國馬薩諸塞州,是全球最大的光纖激光器製造商,2017年,全球營業(ye) 額將近14.09億(yi) 元,其中44%的收入源自於(yu) 中國,毛利率多年保持在55%左右,可以說靠著中國市場對激光器的大規模需求,賺得盆滿缽滿。
但是就如同先前提到的那樣,IPG隻做光纖激光器,而如同激光打標器、切割器這類真正的應用型機器,IPG是不做的,於(yu) 是在曾經的中國市場,呈現出這樣一種生態,上遊IPG把光纖激光器賣給國內(nei) 廠家,國內(nei) 廠家在經過加工,做成打標器、切割器等產(chan) 品,再賣給客戶。
而在這樣的生態中,大族激光公司就與(yu) IPG達成了默契的合作。
2020年,大族激光的營業(ye) 額就高達119.42億(yi) 元,位於(yu) 國內(nei) 激光公司第一梯隊,於(yu) 是有人生出這樣的想法,既然隻做中下遊的加工生意,就能賺錢,何樂(le) 而不為(wei) 呢?
然而銳科激光的閆大鵬卻不這麽(me) 想,這個(ge) 當時在美國特種光纖及光纖器巨頭Nufern公司任職,享受著豐(feng) 厚待遇的研發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中發現,自己參與(yu) 研發的機器竟以高昂的價(jia) 格賣回國內(nei) ,這讓他有了動搖。
終於(yu) ,2006年閆大鵬終於(yu) 決(jue) 定回國,尋求中國自己的激光器製造之路。2007年2月,閆大鵬與(yu) 當時國內(nei) 的激光器龍頭企業(ye) 華工科技達成合作,共同成立“武漢銳科光纖激光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專(zhuan) 門做光纖激光器的自主研發和推廣。
可是麵臨(lin) 國外技術的封鎖,想僅(jin) 憑自己的力量,做出一台合格的激光器,又談何容易?
閆大鵬很快發現了問題的關(guan) 鍵所在,中國從(cong) 來不缺乏對激光器的需求,但在國外對特定配件的嚴(yan) 密管控下,國內(nei) 並沒有形成一個(ge) 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以至於(yu) 從(cong) 原材料到配件,通通受製於(yu) 人。
為(wei) 此,閆大鵬跑遍中國,向各大企業(ye) 分析國產(chan) 激光器帶來的好處,並毫不吝嗇地傳(chuan) 授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就是這樣,閆大鵬走出了一條本不存在的路,與(yu) 信任他的企業(ye) 一起,開辟了“屬於(yu) 中國自己的光纖激光器產(chan) 業(ye) 鏈”。
還記得之前提到的,一台20瓦光纖的激光器IPG賣多少嗎?
15萬(wan)
而銳科告訴你,僅(jin) 賣8800 一台機器帶回家,這來勢洶洶的降價(jia) 打了IPG一個(ge) 措手不及,逼迫IPG不得不通過降價(jia) ,來保有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
於(yu) 是,價(jia) 格戰打響了,由於(yu) 對高科技公司的理念的不同,中美兩(liang) 國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研發和售後態度。比如,美國的研發團隊往往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認為(wei) 高科技需要人們(men) 耐心地等待,而且一下班就失聯了。
而中國團隊多的是年輕力壯的小夥(huo) 子,可以根據顧客的需要,迅速及時地響應問題,一種是大哥思維,一種是服務思維,直觀帶來的就是工作效率的不同。
比如,美國做一個(ge) 自動化激光設備需要半年工期,那中國就可以將工期壓縮到1個(ge) 月內(nei) ,並附帶30%的降價(jia) ,麵對這麽(me) 大的誘惑,就問哪個(ge) 顧客能不動心,就這樣,銳科、華日、創鑫、傑普特等一眾(zhong) 國產(chan) 品牌,將在90年代都要賣到30萬(wan) 一個(ge) 的打標機,硬生生降到了2萬(wan) 一個(ge) 。
一時間,國內(nei) 外光纖激光器的價(jia) 格普遍走低,從(cong) 前隻有大企業(ye) 買(mai) 得起的高科技產(chan) 品,日益普及化,走進越來越多廠家的激光器,又推動著中國製造業(ye) 走向智能化、高端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8年,IPG還占有國內(nei) 50%的市場,而僅(jin) 僅(jin) 一年,就下降到了42%,而銳科則從(cong) 18%的占有率躍升到24%,低功率光纖激光器以國產(chan) 化98.2%的好成績,實現國產(chan) 代替進口,而IPG在中功率光纖激光器的市場,也因為(wei) 國產(chan) 品牌及時的售後服務與(yu) 低廉的價(jia) 格,受到衝(chong) 擊,不得不進一步降低價(jia) 格。
IPG的毛利率從(cong) 2017年的將近60%,下降到50%以下,收複中功率光纖激光器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可是盡管如此,在高功率激光器部分,國內(nei) 依舊不占優(you) 勢。
可是在2016年,上海光機所傳(chuan) 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上海光機所製成的窄線寬高功率光纖放大器,突破德國耶拿大學研究所報道的,線寬小於(yu) 50吉赫激光的單模輸出功率極限,實現功率為(wei) 2.5千瓦,中心波長為(wei) 1064.1納米的近衍射極限光纖激光輸出。
自此,中國有了研發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底氣,如今,IPG的優(you) 勢在於(yu) 2000瓦以上的高功率設備市場占有率高,但是這個(ge) 優(you) 勢恐怕維持不了多久了。在銳科,一萬(wan) 瓦的高功率設備已經研發成功,國產(chan) 高功率設備銷量從(cong) 210台上升到2000台,市場占有率從(cong) 6.6%升到34.5%,2019年更是超過50%。
光纖激光市場的全麵收複,還會(hui) 遠嗎?
有人可能會(hui) 說,市場本就是提供便利的場所,向誰買(mai) 不是買(mai) ,可是這種論調,隻能存在於(yu) 理想模型中,真實的世界是,當國外掌握了核心技術,就擁有了自主定價(jia) 權和壟斷資本,它想什麽(me) 時候賣給你就什麽(me) 時候賣,萬(wan) 一它不想賣給你呢?或者以高價(jia) 賣給你呢?你願不願意當這個(ge) 冤大頭?
所謂臥榻之側(ce) ,豈容他人酣睡,正是因為(wei) 我國從(cong) 來拒絕成為(wei) 他人的附庸,才會(hui) 一次又一次不惜成本地做研發,才擁有在國際社會(hui) 上的發言權,正是這種自主意識,才讓我國在這次百年不遇的大疫情中保有自己的疫苗,不至於(yu) 成為(wei) 任人宰割的羔羊。
一樣的道理,我們(men) 可以不占有其他國家的市場,可是在國內(nei) 的市場,一定要有說一不二的能力,而這次的光纖激光器價(jia) 格戰,就是我們(men) 實現工業(ye) 縱深化的關(guan) 鍵一步,隻有我們(men) 擁有了什麽(me) 都能自己做的能力,才算是扔掉了拐杖,真正地站立,讓我們(men) 拭目以待!
本文鏈接:https://www.kjddy.com/sell/1411.html 轉載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