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製造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將金屬零部件的傳(chuan) 統成形方式與(yu) 3D打印直接製造方式結合起來,就延伸出了組合製造方式,目前已見報道的方式主要有:鑄造與(yu) 激光立體(ti) 成形技術的組合、鍛造與(yu) 激光立體(ti) 成形技術的組合和激光立體(ti) 成形技術與(yu) 切削加工的組合。國內(nei) ,西北工業(ye) 大學於(yu) 2005年在我國首台推重比10航空發動機後機匣製造中采用了鑄造+激光立體(ti) 成形組合技術,該產(chan) 品下部規則形狀區域采用了In961合金鑄造成形,上部複雜結構區域采用GH4169鎳基高溫合金激光立體(ti) 成形完成,並通過裝機考核;
2009年,美國的Optomec Design公司采用激光立體(ti) 成形技術對軍(jun) 用飛機T700鍛造葉盤進行了修複,並通過了軍(jun) 方的振動疲勞驗證試驗;20世紀90年代後期,一項日本的大學和工業(ye) 界的聯合研究項目將激光立體(ti) 成形與(yu) 數控機床結合,並推出了最早的商業(ye) 化設備,即Matsuura公司的LUMEX Avance-25,如今Mazak、DMG、Trumpf等世界領先的精密機床製造企業(ye) 已判斷出未來市場的巨大需求,分別推出了自己的激光立體(ti) 成形+數控切削商業(ye) 設備並開始銷售。組合製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3D打印直接製造金屬零部件的成本區間,並克服了難成形材料的傳(chuan) 統製造局限,為(wei) 金屬零部件的增材製造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有望在民用領域獲得廣泛的應用。
本文鏈接:https://www.kjddy.com/Read/1035.html 轉載需授權!